团结合作 开拓进取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暨55周年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
1988年10月20-23日,中国植物学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了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55周年学术年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450余人。
常务副理事长王伏雄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理事长汤佩松教授致开幕词,汤老回顾了植物学会成立50余年的历史,总结了近5年来的工作,展望了植物学的未来。
在全体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路安民作了“植物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的报告;王伏雄教授介绍了第十四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概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教授和北京大学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陈章良副教授分别作了“植物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与进展”的报告。四个报告对当前国际、国内植物学的发展和它在人类开发植物资源中的作用从不同角度作了介绍。
大会按学科分组进行学术报告,小组会上很多同志对各学科的发展,目前工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吴征镒教授指出,植物园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以及解决生态危机中起着重要作用,他希望植物园工作者团结协作,为实现这一伟大事业努力奋斗。植物分类及真菌组在讨论中有人建议,在分类学专业委员会中成立物种生物学筹备小组,并参加相应国际组织的活动。形态组在讨论中强调了应注意发展多层次的研究工作。生态组提出,生态学必须深人发展本学科的理论,并吸收其他学科先进手段和方法,同时要积极为农、林、牧、环保等部门服务,解决国民经济实际问题。植物生理及植物化学组提出,开发植物资源一定要与保护相结合。对植物生理学,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加强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研究。在细胞、植物生物工程组的讨论中认为,要密切关心细胞学最新发展,植物生物工程有良好发展前景,但同时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能一哄而起和急于求成。
在会议期间,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召开了“植物学前沿课题青年研讨会”,“大、中学植物学教学研讨会”等专题讨论会。在这几个讨论会上各方面的植物学工作者都提出了一些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濒危珍稀植物的抢救;植物学应用和前沿课题的开发;现代化实验手段的建设等等。而其中植物学研讨会上集中反映的现行植物学教学中手段落后,内容不足,教师队伍质量下降和后继无人的情况十分严重。另外,学会刊物《中国植物学报》(英文版)、《植物学通报》和《植物杂志》等刊的主编或负责人也在会议期间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征集论文和听取意见。
最后一天全体大会,钱迎倩秘书长作“学会五年来的工作”报告,吴征镒教授致闭幕词,特别感谢汤佩松理事长多年来对植物学会工作的贡献。
大会通过投票选举出第十届理事会。本届共有理事68人,常务理事25人。选举王伏雄任本届理事长,吴征镒、朱澂、钱迎倩、路安民任副理事长。路安民任秘书长(兼),上届理事长汤佩松当选为名誉理事长。理事会通过了中国植物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各刊编委会正副主编的聘任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