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牢记使命,恪守定位,践行新时期办院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2020”和“率先行动”计划,凝聚共识,锐意改革,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布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前沿研究成果,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2016年1月15日,中科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以下25项“十二五”期间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1. 拓扑绝缘体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
2. 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
3. 量子通信;
4. 以粲物理、中微子物理为代表的粒子物理研究;
5. 液流储能关键材料与新技术;
6. 同余数问题与Langlands纲领问题研究;
7. 深紫外晶体器件、激光光源及应用;
8. 纳米绿色打印制版技术;
9. 真核膜蛋白和蛋白质复合体结构与功能关系;
10.突破钍基核能系统关键技术;
11.神经疾病靶点研究;
12.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13.大型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
14.高温超导与纳米材料;
15.分子反应基础与器件;
16.工程金属材料的结构纳米化科学与技术;
17.植物碳氮代谢和形状改良;
18.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
19.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与调控;
20.空间科学先导专项;
21.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22.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
23.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
24.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25.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超导托卡马克创新团队。
详细信息请参见原文链接:http://www.cas.cn/zt/kjzt/zgkxysewbzxzd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