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7天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7月29日下午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届大会规模空前, 吸引了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名代表参会,交流与分享植物科学领域近6年在科学研究、科技发展及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大会精心组织的学术盛宴内容丰富、涵盖了植物学各个领域,共举行了5场公众报告、12场全会报告和33场主旨报告;并围绕植物学六大学术领域设置了212场专题研讨会、1452个口头报告;收录和展示了972个墙报、1449个大会论文摘要。参照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惯例,会议还设计组织了多种方式、多个层面的交流活动,包括命名法会议、49个卫星会议、5条遍布全国的野外科考路线、4条本地城市考察路线及100多个专业展览等,充分展示了深圳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城市之光。
为了鼓励全球植物科学从业者积极参会,大会实施了“杰出学者”和“优秀学生”资助计划。本届大会共有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86人获奖,总奖金额高达220万人民币。52%的获奖者来自发展中国家。
大会闭幕式通过了5项决议,包括《深圳法规》、性别平等、《植物科学:深圳宣言》、建立国际植物学分类学会中国办公室及宣布下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将于2023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闭幕式上还颁发了恩格勒奖和首届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两项大奖。其中,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名誉主席、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洪德元院士获得恩格勒金奖。这是植物分类学最高奖设立30年以来首次花落中国,是对中国植物学工作者极大地肯定和鼓舞。大会名誉主席、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彼得•雷文(Peter•H•Raven)获得首届深圳国际植物科学奖。
最后,大会主席武维华院士宣布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闭幕。
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7月29日在深圳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