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国科协公布了《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的决定》,共有 494名同志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我会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杨维才研究员获此殊荣。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是中国科协于1997年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表彰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与开发、普及与推广、科技人才培养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并在一线工作的有突出贡献的我国科技工作者,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杨维才博士长期从事植物生殖发育调控机理研究,在雌/雄生殖细胞发育、双受精过程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5篇。在生殖细胞发育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被子植物花粉管导向的分子机理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等方向均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系统性突破并取得了创新性理论成果。其“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部分成果被国际著名学者在Nature杂志的NEWS & VIEWS、Plant Cell杂志的In This Issue 中同期点评。杨博士在对雌雄配子识别分子机制的系列研究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突破,发现了胚囊中央细胞调控花粉管导向机制,2016年首次分离了花粉管识别胚囊雌性吸引信号的受体蛋白复合体并揭示其激活的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建立利用生殖关键基因打破生殖隔离的方法,为克服杂交育种中杂交不亲和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对人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被评价为“植物生殖领域的重大突破”。
杨维才博士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待人宽厚,品德优秀,长期活跃于学术交流和教学领域,在植物生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通过主办EMBO 实验技术培训班和国际会议等形式,提升了我国植物生殖发育研究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杨维才是国际拟南芥科学委员会(Multinational Arabidopsis Steering Committee)的唯一中方成员,表明其学术地位的国际认可度。2015年,杨维才编著出版了《郑国锠细胞生物学》,是我国细胞生物学基础教材之一,为我国细胞生物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岀贡献。
中国植物学会办公室
2016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