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植物学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2024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第三轮通知
日期:2024-10-24 发布人: 】【打印 关闭

各植物园及相关单位:

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健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逐步建立国家植物园体系,进一步促进中国植物园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定于2024115—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诚邀植物园及相关单位工作者前来交流。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    间: 2024115—8

    点: 江苏·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钟山宾馆)

详细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7

二、会议内容

(一)年会主题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植物园建设与发展

  (二)专题论坛

1.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

2. 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3. 植物园与新质生产力

4. 大数据与AI时代的植物园管理

5. 自然教育与科学传播

三、报名方式
报名参会需填写《参会回执》(附件1)并发送至会务组邮箱:bgs@jib.ac.cn(南京中山植物园);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填写参会回执。

参会回执

 

四、报告和墙报

(一)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已征集完毕,报告 PPT 长宽比为 16:9;报告时间15 分钟(含提问)。

(二)墙报

墙报请于1030提交电子版至南京中山植物园施钦老师,邮箱:shiqin@jib.ac.cn。打印版墙报规格为 90 cm(宽)×120 cm(高),请提前制作好带至会场,现场工作人员协助布置。

五、会议相关费用

(一)注册费

参会类型

正式代表

学会会员

学生(凭学生证)。

金额

1800/

1500/

1200/

注:(1)注册费含会议期间餐费、会议资料费等费用;

2)学会会员是指中国植物学会普通会员及以上,参会享受八折优惠,代表可扫描二维码按照公众号中加入学会提示申请加入;

3)注册费一经缴纳,不再退款,将开具发票,可转给其他参会代表。

中国植物学会微信公众号

(二)缴费方式

会议注册费缴纳采用提前银行转账的方式,汇入下列账号,附言植物园+参会人姓名,并填写汇款回执(附件2)发邮件至中国植物学会邮箱:ytchen951220@163.com;如多人一起缴费,需附所有人员的姓名。缴费截止时间为115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金融大街支行

  名:中国植物学会

  号:11020101040002984

(三)住宿费

本次会议住宿费用自理,由年会组委会统一安排。

酒店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7号江苏省会议中心(钟山宾馆)(地铁2号线西安门站1号出口步行约10分钟)。单人间(房价380/天),双人间(房价440/天)

优先安排2名代表标间合住(非同一单位可能随机分配合住),若有住宿要求的,请务必在参会回执上注明。115前未缴纳会议注册费者不统一安排住宿。

   六、大会日程

日期

时间

活动内容

地点

115

全天

注册报到

江苏省会议中心

18:00-20:00

晚餐

20:00-21:00

预备会

(分会委员及各植物园1名代表出席)

116

07:00-08:30

早餐

08:30-09:30

开幕式

09:30-10:00

合影(中场休息

10:00-12:30

大会报告

12:30-13:30

午餐

13:30-15:30

特邀报告

15:30-18:00

研讨交流

南京中山植物园

18:30-20:00

晚餐

江苏省会议中心

117

07:00-08:30

早餐

08:30-12:00

分会场专题报告

12:00-13:30

午餐

14:00-17:30

分会场专题报告

18:30-20:00

晚餐及闭幕式

118

 

离会

 

注:以大会手册日程为准

 

七、会议报告

(一)大会特邀报告(持续更新)

日期

题目

报告人

单位

116

上午/下午

待定

孙航 院士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一眼百年——南京中山植物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姚东瑞 研究员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裸子植物的时空演化和保护

汪小全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园南园)

迁地植物区系vs.植物迁地保护

黄宏文 研究员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青藏高原植物资源优势及利用前景

陈世龙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重新思考植物园的公众教育

陈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全球国家植物园及体系发展趋势评述

廖景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

科普著作创作实践与经验分享

管开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

如何实现植物园的高质量发展?——以仙湖植物园为例

罗栋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

马金双 研究员

国家植物园(北园)


(二)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会场1

日期

主题

题目

报告人

单位

117日上午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

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构建及有重大药用价值的野变家

魏建和

北京药用植物园

植物新品种保护框架下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几点设想

张川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西宁(国家)植物园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常雅军

西宁植物园

南京中山(国家)植物园植物迁地保育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实践

李乃伟

南京中山植物园

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一)

古树名木保护的浙江实践

章银柯

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

上海植物园裸子植物保育现状研究

顾俊哲

上海植物园

成都市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初探

彭昶

成都市植物园

南宁植物园(青秀山)秋棠属植物保育及应用情况

郎校安

南宁植物园

植物园小气候环境与保护园艺学——以昆明植物园为例

高富

昆明植物园

昆明植物园物候观测方法理论与实践应用

文妍莉

昆明植物园

117日下午

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二)

特有濒危种血皮槭遗传多样性里谱系地理研究

于雪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极危植物粗茎紫金牛的综合保护与资源利用

刘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落羽杉属种质资源保护、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

於朝广

南京中山植物园

解码苔藓植物的适应力:泛基因组与基因创新的进化之旅

董珊珊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广西青梅保护行动:进展与挑战

龚理

南宁植物园

苦苣苔科植物迁地保护和园林应用

邱志敬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疏花水柏枝残存居群研究

高晗

三峡植物园

海棠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品种鉴定

董雷鸣

北京市植物园管理处

雪峰山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

颜立红

湖南省植物园

杭州植物园石蒜属研究回顾与展望

张鹏翀

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

镉污染下CO2升高和氮添加对亚热带木本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张小凤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报春苣苔属牛耳朵高钙环境适应研究

冯晨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植物精细解剖的方法与实践

葛斌杰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专题报告会场2

日期

主题

题目

报告人

单位

117日上午

植物园与新质生产力(一)

面向药用领域的紫苏种质评价与创新案例分享

连天赐

北京药用植物园

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及其活性物质的模块化生物合成

李晓丹

南京中山植物园

伞形科药用植物驯化在药用领域面临的挑战

王秋玲

北京药用植物园

植物精油生物合成

于盱

南京中山植物园

节段重复驱动水稻与野生稻适应性进化的基因组基础

林培繁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新疆鸢尾属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卢晓璇

伊犁植物园

中国观赏爵床植物资源的筛选及应用

彭彩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珍稀植物红豆杉、珙桐高效繁育技术研究

李亚利

秦岭国家植物园

针对肉锥花的濒危植物园能做的工作

成雅京

国家植物园(北园)

不同种子休眠类型播种育苗技术浅析

尹焕焕

郑州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北区展览温室的建设与思考

修美玲

上海植物园

上海综合性主题花展的探索和实践——以上海(国际)花展为例

任懿璐

上海植物园

将百花园布置得更自然”——百花园建设管理经验总结

杨婷婷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17日下午

植物园与新质生产力(二)

海派盆景技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葛卫佳

上海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簕杜鹃专类园设计与建设

钟伟楠

东莞植物园

海棠在园林景观配置中的应用

尚玉萍

郑州植物园

面向需求的小浆果研究与产业应用

曾其龙

南京中山植物园

大数据与AI时代的植物园管理

中国数字植物园3.0——人工智能时代的植物园数据管理

李敏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AI 能为植物园做什么——国家植物园创建中的AI战略与AI应用场景思考

陈建平

上海辰山植物园

基于AIGC数智融合技术发展植物园新质生产力

宋小波

卓谨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背景下郑州植物园门户网站建设思考

李翰书

郑州植物园

 

专题报告会场3

日期

主题

题目

报告人

单位

117日上午

自然教育与科学传播

现代植物园的自然教育发展探索

岳智慧

南京中山植物园

基于植物园自然教育体系的公民科学设计

邓玲丽

上海植物园

基于自然教育和科学传播的植物摄影技术探讨

应求是

杭州植物园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自然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王莉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管理处

南京中山植物园自然教育实践与思考

胡李娟

南京中山植物园

笔绘自然 育人育心——“金蕊自然笔记系列教育活动介绍

李艳慧

北京教学植物园

深港合作下的视障人士自然体验新探索:以感官之旅——仙湖夏日游公益服务项目为例

李珊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基于公众调查的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展望——以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暑期自然教育课程为例

王桂花

仙湖植物园

影婆娑·而遇——成都市植物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科普实践活动

李雨桐

成都市植物园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植物园科普课程设计

李青为

国家植物园南园

科技资源科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例

谭如冰

华南植物园

117日下午

植物科普多元化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刘玲萍

杭州植物园

博物画的传统魅力与数字时代下的无限可能

王浥尘

杭州植物园

讲好中国植物故事——牡丹主题系列科普活动

韩小燕

国家植物园南园

二十四节气科普视角:药用植物园与中医药文化的深度交融

刘琳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国家植物园活体罂粟暨禁毒展策划与实施

张京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方地区食肉植物收集与科普多样性展示

冯秋琳

国家植物园(北园)

基于声景的植物园景观营建——以南宁植物园(青秀山)为例

欧阳子龙

南宁植物园

生态育人视野下的校园景观提升

叶喜阳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

生态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与应用——以南宁植物园(青秀山)为例

邓淇云

南宁植物园

基于珍稀濒危植物的昆明植物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

戚小楠

昆明植物园


(三)植物园能力建设培训班

地点:同专题报告会场2

日期

题目

报告人

单位

主持人

117日下午

植物园科普能力建设

王西敏

上海辰山植物园

赵世伟

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能力建设

潘伯荣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

植物园的生态旅游:以伊犁植物园为例

管开云

伊犁植物园

面向珍稀濒危植物的科普活动组织

殷茜

国家植物园(北园)

植物园的人才培养

张佐双

国家植物园(北园)

圆桌论坛:植物园的能力建设

张佐双 潘伯荣 管开云 郭翎 李晓东 王西敏 殷茜


八、大会招展

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欢迎各领域的企业、公司、厂商单位积极参展、赞助,将有机会与国内同行们进行深入交流,展示和宣传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提升企业形象,推广企业品牌,开展产业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合作。

参展赞助联系人:

胡瑛:  15611801533(同微信)

E-mail: zgzhiwuxuehui2024@163.com

九、报到与交通

(一)报到

大会统一在江苏省会议中心(南京钟山宾馆)主楼大堂报到,发放会议资料,办理酒店入住。

(二)交通指引

代表可选择以下公共交通方式,亦可自行前往酒店。

1.南京站——江苏省会议中心

南京站(1号线)新街口站(换乘2号线)西安门(1号出口)。

2.南京南站——江苏省会议中心

南京南站(3号线)大行宫站(换乘2号线)西安门(1号出口)。

3.禄口机场——江苏省会议中心

禄口机场(S1号线)南京南站(换乘3号线)大行宫站(换乘2号线)西安门(1号出口)。

十、大会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一)会务咨询

  电话 010-6283605813611376058(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

方乐祺  电话  13641110937(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

E-mail: ibgarden@ibcas.ac.cn

    电话  13376080340(南京中山植物园)

    电话  15150512344(南京中山植物园)

耿茂林  电话  15850556347(南京中山植物园)

E-mail: bgs@jib.ac.cn

胡瑛:  15611801533(同微信)(招商联系人)

E-mail: zgzhiwuxuehui2024@163.com

(二)缴费发票

陈怡彤 电话:010-82599636 E-mailytchen951220@163.com (中国植物学会办公室)                  

附件1:参会报名回执表
       附件2:植物园年会汇款缴费回执表
       附件3:植物园年会通知
 

 

下一条: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第二轮通知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科普专栏 | 生物学竞赛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专家荟萃

中国植物学会  京ICP备06026858号-1

北京市香山南辛村20号100093    电话:(010)82599636,62836505   Email: bsc@ib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