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植物学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专栏 >> 科普活动 >> 各省科普活动
 【全国科普月科普进校园】携手防沙止漠,共赴绿色之约 —— 带你解锁防沙止漠的“中国智慧”
日期:2025-09-10 发布人: 】【打印 关闭

9 9 日下午,中国植物学会2025科普走四方活动新疆站正式拉开序幕,新疆植物学会首场邀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王永东博士走进兵团二中,开展《携手防沙止漠,共建绿色家园》的主题科普讲座。王永东博士用丰富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讲述,带同学们走进治沙科学的世界,感受中国治沙的智慧与担当。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王永东博士以沙漠的为切入点,打破了同学们对沙漠的固有印象。沙漠的魅力的危机让同学们看到完整的沙漠,王博士旁征博引,不仅让广大师生领略了大漠的美和文化底蕴,也看到沙漠之“动”的威力,直观了解荒漠化扩张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威胁,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防沙止漠的紧迫性。

沙漠的


讲座中,王博士重点分享中国治沙成果,几代建设者以“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精神,用生物治沙技术将荒漠变为绿洲,让同学们真切看到了科技治沙的力量。

这些宝贵的治沙经验不仅在中国的沙漠及周边发挥了巨大作用,还逐步走向世界,同学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王博士介绍,成熟的荒漠化防治中国模式已在中亚、非洲撒哈拉地区落地生根,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从本土实践到全球共享,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生态治理领域的大国担当。

认真聆听的同学


讲座最后,王博士引导同学们重新认识沙漠:沙漠不应是生态退化的标识符是气候调节器、生物避难所、资源大宝库、清洁能源场和生态警示器。我们要从敬畏沙漠走向与沙漠共生,让沙区不再是贫困饥饿的代名词。这一全新视角,让同学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荒漠化治理带来的思考


此次科普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普及了荒漠化防治的科学知识,更激发了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勇担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积蓄青春力量。







下一条:热烈祝贺《正在消失的美丽——中国濒危动植物寻踪》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学会简介 | 新闻中心 | 科普专栏 | 生物学竞赛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专家荟萃

中国植物学会  京ICP备06026858号-1

北京市香山南辛村20号100093    电话:(010)82599636,62836505   Email: bsc@ibcas.ac.cn